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小吃 > 宁武小吃

宁武小吃

关键词:宁武小吃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宁武之窗
  • 电 话:13753051999
  • 网 址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67691.htm
  • 感谢 sxnw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44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宁武小吃

求助编辑百科名片

宁武县是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所辖的一个县,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,位于山西省北中部。其小吃富于山西特色。

编辑本段简介

宁武县是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所辖的一个县,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,位于山西省北中部。其小吃富于山西特色。

编辑本段种类

莜面饺饺

莜麦饺饺是宁武人民十分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。此饺子包馅不同,风味也各异,但莜面固有的醇香不变。其做法是用刚烧开的滚水将莜面和成盆光、面光、手光的三光面团,用两手搓成直径7-8cm薄如饺皮的圆形面片,然后将面片对折起来,把事先准备好的菜(多数为山药丝拌蔬菜,有的可以山药丝拌韭菜茉,也可以山药拌茴子白菜,还可以葫萝卜拌肉丝)包入其内,用手指捏好口封,放在蒸笼,上锅蒸15-20分钟,即可食用。吃莜麦饺饺时最好用传统制好的酸菜汤、再加少许油炝葱花。根据食者口味,还可另加辣椒粉等佐料。其特点是皮香馅鲜,软嫩味美。

莜面菜囤囤

莜面菜囤囤,也叫莜面菜卷,是老百姓大忙季节为节省时间普遍食用的饭食。做法与莜面和成三光面团,用擀仗把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,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菜馅,平均铺在擀好的面片上。然后用手将一头的面片叠翻起来,慢慢滚成一卷,再用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,放在笼内上锅蒸熟即可食用。食用时,可以用酸菜汤,也可用熬制好的热汤,如果是猪肉汤或羊肉汤,那就更可大饱口福了。

莜面推窝窝

莜面推窝窝,也叫莜面栲栳栳,这是莜面的一种传统吃法。这种饭是宁武人民的主要家常面食,当地人民自豪地说“宁武三件宝,莜面、山药、大皮袄”。莜面推窝窝,吃起来简单,做起来不易。推莜面窝窝的技术较难掌握,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是很难做好的。发把式双手操作,动作协调,迅速,一推一卷一立即毕,给人一种特技美的享受。首先,必须用刚熬开的水,将面和成三光式的面团,尔后,用手在磨研极细腻的石岸上一点一点把手推成猫耳似的薄面片,用食指卷成小捅儿,再一个挨一个有序排列在笼中,看上去就像放大了的蜂窝,最后上锅蒸10-15分钟熟后,即可食用。吃时一般都要蘸酸菜汤,要想美食,可以另选配葱花磨菇汤和蒸羊肉汤。莜面窝窝用羊肉汤蘸着吃,那是再香不过了,筋而光滑的窝窝,拌之以几块羊肉细嚼慢咽,香而不腻,荤而不膻,会使人食欲大增,饱而不舍。

莜面椽头饼

莜面椽头饼,多是人们为家中出行者备用的干粮食品。这种食品原料简单,除了面、水就是少量食盐。吃起来香酥咸脆,十分可口,易于消化,男女皆宜。其做法:首先是在温水中加适量食盐、用筷搅拌至全部融解为止,尔后用手将莜麦和成面团,要求达到盆光、面光、手光,再用手将和好的面团搓成粗细均等椽头粗细的面捧,然后再用麻线把面拜会一片一片割成厚薄相等的饼,放在温火上烤干,即可食用。最好不要烤焦烤糊,否则,吃起来就不酥脆了。

包菜馍馍

包菜馍馍,亦叫山药馍馍、黄菜馍馍。是宁武民间的一种风味食品。近年,县城等头上食摊点及县宾馆、饭店等普遍将其推上饭桌,很受当地百姓和过往客人的青睐。
包菜馍馍的主要原料是莜面、山药、酸菜、猪油、大葱、花椒、盐粉、味精。制作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:先将山药煮熟,去皮,压成泥状,然后加葱花盐粉味精与适量莜面和成团;拿半熟山药少许,擦成丝,再将酸菜用冷水冲洗后,与山药丝拌在一起加上适量盐粉、花椒粉、味精和炼过的猪油拌匀后,再将面团擀成大小相似的面片,将拌好的菜馅包入其内,封好口,再上温火热锅烤至全黄即可食之。吃起来,外焦里嫩,美味可口。吃了还想要。

活捉拿糕

莜面活捉拿糕,是宁武人传统的风味小食。有的地方把这种食品称作散面粥。
活捉拿糕的做法说简单并不简单,说复杂也不算复杂。但是没有一定的技术,一定的耐性,一定的功夫,是很难做好的,“功夫不到不熟,技术不佳不筋”就是指做拿糕时必须注意的两点要领。
做拿糕首先要把水烧开,水中略加点盐粉。待水开了后,把莜面慢慢撒入水中(不需搅拌),待干莜面全部覆盖开水后,让其多煮一阵,见水溢出干面之后,用水筷朝一个方向掺成面团,再用铁匙将面团压成饼,来回翻迭数次,使面饼变为外有硬壳,内为筋力时,在锅中滴适量胡油,再滚翻数次,经过九滚十八翻,至全熟后,便可成为盘韧白嫩的糕饼,吃时随个人口味,可以蘸酸菜汤,也可以蘸各种热汤,但是最佳吃法还数配羊肉蘑菇汤,如果喜欢吃辣,再加点油炝辣椒面,那就更美更香了。

焖莜面鱼鱼

焖莜面鱼鱼,俗名焖圪瘩。是宁武县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。当地有“谁吃谁称赞,吃饱还想吃”的说法,就是指人们对此食品吃后的感觉。
焖莜面鱼鱼要真正做到美味适口,并非易事。除了配制好底料(山药、蔬菜、豆角、葫芦肉片)等混合熬菜外,重要的是和好面,过不了这一关,面鱼就不会有筋道(或有筋骨)。和面必须用凉温水泼好,再用拳头和手掌交替揉踩,直到面团中挤出空气,发出噗噗的响声,才能双手搓出数尺不断的鱼鱼,鱼鱼搓好后,轻轻洒在事先熬好的菜上面,然后盖实加温,焖8-10分钟,熟后即可食用。如有条件吃时另加小许香菜(芫荽)、葱段、大蒜末、炝辣椒,就更美更香了。

磨擦擦面

磨擦擦面,是宁武乡间常吃的一种风味食品,近年成为酒馆饭店的热门小吃。
磨擦擦面的制作方法是:取洗净的山药数颗去皮,用磨擦擦成末,用清水淘了,去掉浑水,拌进适量莜面和少许山药淀粉。如用抿床下锅稍软一些,若要擀成圪瘩稍微硬点,根据吃法而定。无论吃抿面还是吃圪瘩,都要熬制臊子,臊子可荤可素,因人而宜。这样,吃起来口感好,味道美,吃了还想吃,谁吃谁说好。

莜面馈饣垒

莜面馈饣垒,亦名不烂子。是宁武莜面特有的一种吃法。做莜面馈饣垒,需将洗干净的山药蒸熟,晾凉,去皮,然后用擦子擦碎,再拌适量莜面,加入葱花,花椒粉,食盐,用手把面和山药来回搓揉,直到互相融合,成为毛茸而松散的馈垒,之后放入笼内上锅蒸10分钟即熟。再用铁锅放入胡油,油热后投入葱花,把蒸熟的馈饣垒倒入油锅中干炒,去掉大气后即可食用。吃之令人感到茸软、柔松、香气扑鼻,回味无穷。

山药糕

山药糕,是宁武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名吃。其做法是:将洗净的山药煮熟、去皮,用合合床反复挤压成泥状,再加入适量白面、山药淀粉、椒粉、葱末、食盐,用手反复揉合成面团,再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饼,用力切成若干小三角状饼儿,然后上油锅炸至金黄色便成。吃起来有外焦里嫩,又筋又香之感,令人忘乎饥饱。

豆面抿面

豆面抿面是宁武的传统风味面食之一,它以独特的制法和鲜美的味感赢得了各个阶层和中外人士的赞赏。制抿面有专门的面具,为抿床,制出的抿面是圆条状。吃时配荤、素浇头皆可。其做法是将一分豆面与四分之一的精粉放入盆内掺匀,逐渐加入冷水,不断用木棍顺一个方向搅,待将面搅出筋,成粘度很大的软面团时即可。然后用小木板片铲入抿床内,用木制抿圪嘟挤压床把,将面压入开水锅内(使用小火保持水面微开),成细粉条状,待漂翻煮起即成。抿面的特点是面质滑柔利口,汤清味香,风味别致,富有营养。

长豆面

长豆面是宁武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。因主料豆面条长好几尺而得名。人们不论逢年过节,迎亲送友,生辰满月,都离不开它。其做法是豆面中加入面丹(一种植物籽粒,生长于沙丘),用冷水和成硬面团,盖湿洁面布饧约30分钟,然后取饧好面团在案板上揉成长方形块,用擀面仗压扁,擀成纸薄的大片,然后再撒匀面扑,切成长度不少于5尺的面条,下开水锅煮熟捞出。浇上肉卤,还可配制汤料,即可食用。长豆面面质筋、柔滑、醇厚豆香,富有营养。

豆面流圪瘩

豆面流圪瘩是宁武的常用面饭,妇女坐月子时也多吃此面。做法是:第一步把豆面及精盐同时放入盆内掺匀加入适量冷水和成面团,再将一些水分次顺木棍撑入面内(木棍须一顺撑拧,必须撑出面筋,要防止脱水),成稠糊状。第二步是锅内加入清水,上火烧开,保持水面微沸,手执两根筷子,夹上稀面不断捻动,使稀面顺筷自然拌落流成细条注入锅内,直至将面流完煮熟即成。豆面圪瘩子软、嫩、易水化,使用工具简单,制作方便。

豆面饸饹

  [1]

豆面饸饹各是宁武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,除了具有汤清味美、浓香怡人、冷热均可、四季皆宜等特点外,还具有利口开胃、增强食欲、润肤乌发、清火去郁、强肾健脾、解除便秘等特殊功效。自古便有“闻香下马、知味停车”,吸引远近顾客之说。
豆面饸饹各关键是和面,其做法是将精细的豆面粉,置入面盆,在清水中加少量面丹,然后加入面少许。和面时要掌握先硬后软,“抓三水、达三光”的原则。即第一次上水时要用手指或筷子来回搅动,将面打成麦穗状;第二次上水时,将水洒在面穗上用手搅拌。这样和的面硬度比较大,但经成大块;第三次上水时,将手上、盆边的面粉用水一齐粘于面团上,双手用力揉,揉成既光又滑的整面团,达到面光、手光、盆光。然后再饧一阵儿。醒面过程中,再配制好浇汤,原料根据口味决定,可以是西红柿炸酱,也可以是山药块豆腐块、香油、味精、食醋,少量开水混合冲匀调拌。吃时将和好的面揉匀揪成块、搓成圆柱形,放入饸饹各床,压入水滚的锅内,稍煮片刻即熟,然后捞入盛汤的碗内即可食用。

豆面碗饦

豆面碗饦,亦名豆面次粉。是宁武县的传统风味小吃,清凉爽口,别具特色,谁吃谁夸。
豆面碗饦是以豌豆面为主要原料,然后再配以其它佐料,调成糊状,盛在碗里蒸制而成的。其白如玉,绵软而柔韧,富有弹性,味美可口,营养丰富,久负盛名。
制作碗饦的首要条件是磨豆面,磨豆面的工序是:先将碗豆脱壳去皮后拌湿,用石磨去掉青麸(即一层极薄的绿皮),再上磨加工两遍,用细萝筛下,出面率50%者即为上等豆面,做为备用。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再用。制作时,将豆面用凉水浸泡并搅成面糊,稠稀以能流开而不聚结为宜。之后将面糊边搅拌边流地掺到开水锅里,再至成为粥状,再熬2-3分钟与至碗中晾冷后即成固体,待晾冷后用小刀在碗边缘割一小缝,把碗倒扣,碗饦自然分离。吃时,把碗饦切成小块,将备好的醋、蒜泥、胡麻油、干姜粉、少量盐加水兑成汗浇上,在蘸一点辣椒油,即可食用。豆面碗饦宜现做现吃。一般可存放二天左右,要防热防冻。

宁武“一窝丝”

宁武人吃“一窝丝”历史悠久。近几年来,农村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,白面、胡油家家不缺,“一窝丝”在全县农村兴盛起来,成为人们迎宾待客的佳品。由此,又创造了与此相似的“一窝酥”,与“一窝丝”号称食品中的双绝。
一窝丝”以酥、脆、香为贵。它鲜食时甜绵可口,干食时酥脆清香。动一动,散成一堆;嚼一嚼,其味无比。存放一至两月,色、味不变,软硬程度不变。
制作“一窝丝”需要几种上好的原料:白面、白糖、精盐、胡油等。白面,要用管涔山之水浇灌的小麦磨制;胡油,要用本县纯种胡麻生产的胡油;白糖,要用上等的绵白糖。“一窝丝”分为甜类和咸类。甜类佐以白糖,咸类加入精盐。制作时,要将达到一定甜度的或咸度的糖或盐用温开水深解,用以和面。面要和好揉到,在面案上醒40到50分钟,再将面拉成均匀的细丝,蘸足胡油后勉强团圆成形,用慢火烤或烙成饼。这样,饼子就达到了甜而酥(指甜类饼),不腻不硬的效果。看去是饼,一动为丝。
因此,没有到过宁武,没有亲口尝过宁武“一窝丝”的人,谁都不会相信“一窝丝”能香过闻喜煮饼忻州瓦酥。而但凡品尝过“一窝丝”的过往宾客,几乎全部惊叹不已。赞叹在这块风水宝地上,竟会有这样形也绝,味也绝的绝妙食品。

宁武油炸糕

山西多数地区都产黍子黍子上碾去壳成黄米,磨成面谓之糕面,用此做此油糕便是晋北各地的风味食品,亦是逢年过节待客的好茶饭。
宁武油炸糕做法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,以温水和糕面,做得少即和得稍软一点,以能捏成把为宜;做得多即将糕面用温水拌温,先撒一层于极滚开水锅上的笼里,熟一层撒一层,撒完蒸熟,出锅后蘸水揉匀,捏成一体整圆饼状,或包豆馅、红糖,捏面两半合圆形。然后,置胡麻油锅内炸,炸成金黄至枣红色,出油锅即成。鲜炸的油糕,表皮酥脆,里面精软,因为黄米本身的糖分和涂过糖浆,所以不蘸蜜糖,也觉香甜。而且这种香甜毫不腻口,是淡淡的、适口的香甜。
个别乡村有不同之处,是将从油锅里炸出的油糕趁热个挨个一层层放入盆内压实,然后将盆加盖放入开水锅内(水不得浸入盆内),小火温热(当地人叫炖)半小时以上或更长时间以后再吃,方显出宁武油糕独特的馨香风味;热腾腾、油浸浸的油糕黄里透红,让人一看馋涎欲滴;咬一口,又绵又软又精,筷子夹住一头,像饴糖一样拉出尺把长,一放开,又能缩原状;至于香甜,那就不必说了,开始吃,不由人狼吞虎咽,一两个糕若蛇入洞穴;细嚼慢咽,更有一种余香。
宁武人吃糕,与别地一样,不仅在逢年过节,婚丧嫁娶,招待宾客,而且每每有纪念意义的事都要吃糕。小孩子过满月,做生日,要吃“满月糕”、“百岁糕”;老年人做寿,要吃“长寿糕”,娶媳妇要吃“喜糕”,盖新房要吃“上梁糕”,搬迁新房新居要吃“搬家糕”,并有“搬家不吃糕,一年搬三遭”的说法......这些古老的习俗,至今在农家仍很盛行。他们一方面取“糕”的谐音与“高”紧密联系在一起,企盼步步登高,高升旺长;一方面取糕的形状圆与色泽红,祝愿合家团圆,日子红火。

宁武水饺

说起水饺,各地又有各地的姿彩、特色、风味。宁武人称饺子为“扁食”。其特点是:皮薄、馅大、肚儿圆。正如清时宁武府五寨县令秦雄褒道:“皮如荷叶薄且光,馅似肉丸喷清香,白鹅入水任翻腾,满口山葱野韭黄。”形象地道出宁武水饺的特色。
做饺子时宁武人在皮儿上特别讲究均匀、细腻、绵薄、光滑,提之揉轻,揪之有弹性,照之如玉似晶,可见日光影象。馅儿以青山羊、肥绵羊、上等羯羊肉,取其肉满膘肥,红白相间处,剔尽脂膜,去尽骨质,洗过刀砧,精切细剁。在剁切时,加入适量鲜葱节、嫩姜片、新韭、白蒜瓣儿,共切混剁,叮叮当当、手起刀飞,很有节奏,如一曲清清雅雅的山乡曲,直剁到肉烂如泥,提之成条,抛之如丸,白红相间,透出股股肉馅的幽香。再拌以椒、盐、香油、胡油、小茴末等佐料,拌和均匀,咸淡适度,味道适宜,放入盆钵去腌浸,俗称“和馅子”,使各种作料入味。
再把红萝卜——胡萝卜,外皮朱红者用镲子细镲,飞出条条如金雨的细丝条,按肉馅的多少,以五分之一作比,再精剁成细末,一并纳入肉馅内,精心拌和,搅拌均匀,肉馅方成,取萝卜的胡腥气,甜甜的甘美味。胡萝卜既去膻、去腥,减羊内味儿的特殊作用,又鲜嫩可口,营养丰富。乡人有“羊肉嫩萝卜,香死王老太”之说法。这样的馅儿,使人食之不腻,入口有膻,而又有一股萝卜的甜香,真是风味独具。
皮儿擀就,馅儿调了,巧手的姑娘、媳妇儿,巧手一提,一包一压,一只只水饺捏出,如一只只白鹅从手中飞落到金黄的秫秸箔箔上。有的且如小燕展翅,馅肚儿是身,边用作翅;有的捏成元宝状,四棱四角,两耳高耸;有的捏成鼠鼠饺,浑身光滑闪亮,其角花纹一溜,收口处,捏成细细精精一条尾巴,入水飞翻,如银鼠闹水,别有一番情趣。还有捏成三角儿,长扁肚儿的。饺子做好后,投入锅内,用温火煮即可食用。白银玉琢羊肉水饺,皮儿青青见馅,饺儿淡淡透香,倒一点老陈醋,加一点鲜蒜泥,少许加一点辣椒油,加入香油点儿,加酱油水儿,趁热把饺子放入,那香气,那精滑,咬一口,一口香浓,禁不住口水四溢。你如欣赏一种工艺,又享受一种绝好的佳肴,那皮儿似面条,却比观条香精;那馅儿如丸子,却比丸子细润甘美。有羊肉的鲜美,有萝卜的香甜,品味无穷,回味不尽,打一个饱嗝可香三天。
宁武水饺的吃法很多。氽、煮、蒸、煎、炸、烩、焖、溜各样皆有。论馅儿,韭黄、鸡子、白菜、虾仁、猪肉、羊脂、鸡肉、辣子,几乎应有尽有,无所不包,无所不备,简而言之,可分荤素两类。饺子成为宴席、婚嫁、喜庆节令、迎宾的美食。

宁武腌菜

宁武历为边关要塞,文明之地。守兵烽屯,官宦蚁杂。粮草远距征集,蔬菜就地调剂,这是历史的需要,也形成了宁武人讲究吃菜的民风民俗。
宁武腌菜主要分二大类:一是大菜,指常备菜,二是小菜,指现吃菜。腌制方式分为单一、混合两种。制作方法上主要有盐腌、酱腌、糖酸腌、生发、熟发和曝腌等。下面介绍的是城乡人民常食的几种。
1、酱菜:酱菜是以萝卜、苤蓝、芥蔓菁、黄瓜、豆角、芹菜等作主料。以酱、花椒、大茴、鲜姜、粗盐作调料。先将大豆炒熟磨碎加麸皮作曲制酱;花椒、大茴用纱布包好;鲜姜用线串成串;入缸拌入粗盐充分搅拌。待秋菜收回洗净,萝卜去叶,苤蓝去皮入缸,用青石压实腌制一年即成。黄瓜、豆角选无籽、肉厚、细长的在阳光下晒至萎蔫,入缸,一年中可随采随腌。这种菜是乡下家家户户吃饭的必备菜,食用时从缸内捞出,清水冲洗后切成毛发细丝、猫耳方尖、骨牌薄片,加香油、味精拌匀入碟,拼成各种花样。口感咸甜、香脆。
2、发酸菜。发酸菜是乡间家家户户必备的一宗大菜。以茴子白、芥菜(包括叶)为主料,以精盐、辣椒面为辅料。先将茴子白、芥菜切成细丝拌入辅料,入缸用青石压实,置阴凉处发一个星期后可食用,色青白相同间,吃起来酸甜香脆十分利口,酸菜腌水清凉爽口,香味浓厚,是清热解毒的一味良药。
3、荒菜。顾名思义,它是旧时人们为备荒而做的一种腌菜,天长日久,由于精工细作形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小菜。腌制时,将选好的菜叶、碎小萝卜洗净入锅煮熟后切碎,拌匀入缸,不加任何辅料,青石压实置阴凉处发酵。一月后即可食用,食用时挤净腌水,加山药蛋丝、盐、花椒、葱花等调味品,包莜面饺子、烙火烧、或炒、烩均可,吃起来酸甜可口,开胃健脾。
4、倒腌萝卜。选粗6分,长6寸左右的匀称萝卜,洗净置阳光下晒至半干,入缸。用粗盐过滤水腌没,青石压实,腌制一冬天后,次年春天将其出缸再晒干,入锅大火干蒸。出锅后加入酱油、味精、淡醋、料酒搅拌入闷缸,两月后启封开缸。这时萝卜表皮积盐霜,横断切见梅花状,色黑红似墨菊傲霜,煞是美观。口感顽精。细嚼慢品,回味醇香,甜咸适口。它除配饭吃外,还具有解乏镇静之功效。您如果有晕船晕车的毛病,带上点比吃晕车药还要灵验。
5、曝玉钵。它是将肉厚个大的苤蓝去皮,中间挖洞,盛入由酱油、精盐、淡醋、味精、花椒、大茴等配制而成的腌汤,放置阳光下曝晒,直至苤蓝外观黑红为止。食用时把外表洗净,切成细条,配葱花香油,口感香脆,甜咸适中,风味独特,妙不可言。
6、糖醋白菜。将大白菜去粗叶洗干净,控去水分破肚切成四瓣,用白糖、精盐、辣椒片按层边腌边洒。青石压实,待腌出水分,再将食醋加料酒倒入缸内。花椒用净纱布包好压入青石下,一星期翻缸一次,待翻三次后即可食用。色白雪、红玉,味辛辣刺鼻,口感酸、甜、辣、香,具有健脾胃、去痰清肺的功效。也是下酒的一味好菜。
7、糖蒜。名为糖蒜,实配有苤蓝、蔸蒌、茴芩等。将大蒜去粗皮留细皮,苤蓝去皮切成各种花样,蔸蒌洗净选匀,茴芩去皮切成骨牌状入缸,再将红糖、酱油、花椒水、精盐配成的腌汤倒入腌没,压青石,一月后可随吃随取,色橙红。口感甜香,具有防病开胃之效。是一种下酒好菜。

宁武莲花豆

莲花豆就是普通的油炸蚕豆。制作时,将当地所产白皮大蚕豆经温水浸泡得白白胖胖,而后用小刀将蚕豆一端十字划裂,置上好的胡油锅中炸制,炸熟的蚕豆个个十字纹爆裂,皮黄肉白,酷似一朵朵活生生绽开的小莲花。炸熟的蚕豆趁热洒少许盐面(也有拌白糖的),拌匀即可食用,这种莲花豆吃起来香、脆酥、妇女儿童最喜欢吃,可当小吃,同时也是下酒的一道好菜。

汾源豆腐

豆腐是一种普通的日用食品,相传是由汉朝淮南王刘安首先制作成功。它用黑豆或黄豆(大豆)作原料,制法是先将豆子破碎,并用水浸泡,尔后再磨成糊状,用开水浇兑、去渣、熬汗,最后加入适量卤汁或石膏,使蛋白质互相凝结,去水即成。
汾源的豆腐和其它地方的相比,颇具特色,从色泽、味道上讲,都属上乘之品。汾源豆腐好,好就好在一个“水字”上。汾河的水好,清流甘美无杂质,用其制成的豆腐白而细,嫩而精,烧烩不烂,炸炒不碎。汾源豆腐有一个特点是保鲜期长,豆腐出槽之后,浸于水中。可以在几十天内保持鲜嫩,所以人们编了一段顺口溜,夸汾源豆腐:“四四方方,水里汪汪,远看白白胖胖,近闻扑鼻喷香。”还有个特点是产出率高,一般每0.5公斤豆子可产豆腐2公斤左右,比其它地方高出0.25公斤至0.5公斤。
汾源豆腐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还是一帖保健药膳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写道:气味苦、咸、寒、有小毒,主治宽中益气、和脾胃、消胀满、下大肠浊气、清热散血。治痢疾,用白豆腐,以醋煎食之即愈;治肝热血凝引起的赤眼肿疼,白日服消风热药,夜用盐收豆腐生贴在眼上。如果饮酒过度醉死,但心口还有热气者,可用热豆腐切成薄片,遍身贴之,冷后再换热的,可使病人苏醒。用豆腐片敷在碰伤青肿处,可消瘀散肿。常吃豆腐还可延年益寿。

羊肉蘸莜面

到宁武旅游,请君吃顿羊肉蘸莜面,否则,你就真正领略不了宁武的风土人情和颇具地方特色的食品风味,留下偌大的遗憾。多少年来,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:“宁武好茶饭,羊肉蘸莜面,加点山药蛋,谁吃谁称赞。”这首诗吟出一种自豪感,吟出一种真诚的赞美。
宁武人喜欢吃莜面,每逢春节,在年三十或二十九,家家都要吃一顿“隔年莜面”,表示喜庆,象征吉祥。农民求师学艺,先要学会种莜麦的技术,姑娘学做饭,先要学会做莜面,亲戚朋友上门要吃好莜面,干重体力活或出远门,也要吃耐饥的莜面饭。普通农家妇女都可以做出十几种各具风味的莜面,有薄如“刨花儿”的猫耳朵朵莜面窝窝;有双手一次搓出五根纤细而不断的莜面“鱼鱼”,有用手掌托皮捏出好吃不过面包面的油角角或菜角子;有细而不断多而不乱的河捞,然而,要真正吃顿好莜面必须有好的汤汤调拌,好汤就是羊肉汤,汤的制法是,选用上等山羊肉切碎,放入小茴、葱段、食盐、麻油等搅拌好盛入碗内。为什么要选用山羊肉呢?山羊一般生活在山区,喜欢攀登悬崖峭壁,啃食鲜草,且多有中草药材,因此,山羊肉鲜嫩味香,脂肪较好,膻气很轻。搅拌好的羊肉碗同莜面窝窝一起上笼蒸熟,由于海拔高度不同,蒸莜面的时间也有长短,宁武海拔为1400左右的地区,需蒸半个小时,时间短了不熟,长了薄薄挺立的窝窝就会倒状成一片,开笼后要趁热而吃,吃饱后千万别忘了喝蒸过莜面的水,这叫原汤化原食,既味美可口,又易于消化。

葱花烙饼

葱花烙饼是宁武城乡人民喜爱吃的主食之一,常用炒鸡蛋,烙油饼一类饭菜招待客人,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会做。吃起来,层薄如红,绵软利口,金黄色美,酥香可口,不失风味,制作方法是:先将白面粉放在盆里,取温水加适量食盐,倒入盆中(如是冬天用七热三冷水,夏季可完全冷水),用棍子搅拌,直到没有干面为止,面和好后,放在一边稍性一性,把和好的面擀开,刷上食油、撒上葱花、盐面卷起来,再盘成一团擀开,二三分厚,上平底铁锅烙,饼上色后翻过,两面都刷上油,烙时要注意火色,不要焦了,两分钟即熟。吃时可以配上各种小吃、稀饭,更有风味特色。

萝卜炖羊肉

炖羊肉,是千百年来晋西北人的传统美食。但宁武的炖羊肉与各地相比,另有一番风味。因为,制作起来要比各地多一道程序。其方法是:将羊肉剁成三尖块,下开水锅氽透,捞出放在冷清水锅中,然后把洗净的胡萝卜切块,放入羊肉锅中,配上酱油、食盐、葱段、姜片、小茴香、花椒,然后将锅放到旺火上加热,开锅后再改用温水炖,炖至烂熟即成。特点是:吃起来软烂香甜,回味无穷。

羊杂割

羊杂割,是宁武城乡风味名食之一。近年成为各地旅客商贾和本地群众争相食用的美食。
羊杂割的制作方法是:将羊下水洗净煮熟切成丝备用。吃饭时,将葱段、蒜片、姜片、辣丝上油锅拌炒一下,然后用少许酱油、陈醋喷出香味,加入凉水、食盐、小茴、花椒等佐料烧开,再将切好的羊杂割下锅,如果想配点土豆粉条,此时也一并下锅。稍煮一会儿即成,喝时,再根据各自口味配以芫荽、辣椒粉、味精、陈醋,这样喝起来热腾腾香喷喷辣滋滋酸生生,美煞人了。

折饼

折饼,亦名摊米花。过去是城乡人民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,现在成为宾馆饭店,街头小吃摊餐桌上的佳肴。
折饼是用硬黄米磨成的面粉制成的。制作时,先将米面粉放入大盆中,取其一半,边搅边撒投入开水锅不熬成为糊糊,然后勺置盛面的大盆中与干面粉和在一起至不留干面。然后盖好放到热炕上发酵,待全部发酵后,另用一面盆把发酵后的米面加水兑碱解成稀溜溜的糊糊。以小勺慢慢倒入温火油鏊中一个一个煎熟,即可食用。

玻璃饺饺

玻璃饺饺是宁武乡间的一种精美食品。做玻璃饺饺,须先将山药洗净煮熟,去皮,捣压成泥,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面和淀粉和合为面团,再将面团擀成一个个薄薄的面片,包上事先备好的饺子馅,捏成花角角或者稍梅样的小包,用笼蒸熟即成。蒸熟的饺饺清凌凌亮晶晶,像透明的玻璃,能看出内中的馅儿。吃时蘸上平时吃水饺的汤料,皮儿盘软,馅儿喷香,美极了。

山药旋饼

山药旋饼,是用山药和莜面制成的。是老乡们常吃的一种美食。其做法是:先将山药洗净煮熟,去皮后捣压成泥,然后与适量莜面、食盐、花椒粉、葱花和合为面团,再一个一个擀成二三公分厚的圆饼,置锅内以温火烫熟即成。烫时要注意火色,不要焦了。

豆面捏钵

豆面捏钵,也是乡间百姓喜欢吃的一常吃的一种传统主食。其做法与抿豆面基本相似。所不同的是抿面是用抿床抿的,而捏钵是用捏钵这种特殊的炊具往锅里挤压的,这种食法面条长于抿面而短于饣合饣各。是人少时才能吃好的面食,所以一般饭店很少采用。

宁武大烩菜

宁武大烩菜,也叫家常粉菜。它的特点是内容丰富,经济实惠,美味可口,老少皆宜。它的制作方法是:先将五花猪肉切片,下油锅大炒成半熟,捞出备用,然后再将油拔过的山药块、白豆腐、白菜块、土豆粉条一起烩于炒肉的锅内,并配入花椒粉、食盐、姜丝、葱段、蒜泥、辣椒等佐料。待菜烩至快熟时,将炒好的猪肉连汤油加入锅内,全熟后即可食用。

油炸糕

宁武油炸糕做法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,以温水和糕面,做得少即和得稍软一点,以能捏成把为宜;做得多即将糕面用温水拌温,先撒一层于极滚开水锅上的笼里,熟一层撒一层,撒完蒸熟,出锅后蘸水揉匀,捏成一体整圆饼状,或包豆馅、红糖,捏面两半合圆形。然后,置胡麻油锅内炸,炸成金黄至枣红色,出油锅即成。鲜炸的油糕,表皮酥脆,里面精软,因为黄米本身的糖分和涂过糖浆,所以不蘸蜜糖,也觉香甜。而且这种香甜毫不腻口,是淡淡的、适口的香甜。
个别乡村有不同之处,是将从油锅里炸出的油糕趁热个挨个一层层放入盆内压实,然后将盆加盖放入开水锅内(水不得浸入盆内),小火温热(当地人叫炖)半小时以上或更长时间以后再吃,方显出宁武油糕独特的馨香风味;热腾腾、油浸浸的油糕黄里透红,让人一看馋涎欲滴;咬一口,又绵又软又精,筷子夹住一头,像饴糖一样拉出尺把长,一放开,又能缩原状;至于香甜,那就不必说了,开始吃,不由人狼吞虎咽,一两个糕若蛇入洞穴;细嚼慢咽,更有一种余香。
另外,还有很多种做法哦,令人回味无穷!
词条图册更多图册
参考资料
  • 1.   制作豆面饸饹

开放分类:
饮食 烹饪 菜谱 山西 宁武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小吃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